我對食物的標準很簡單:1.表現出食材應有的味道。2. 利用烹煮方式、其他食材或香料、調味料強化或變化食材原有的味道。3.去除或減少食材不好的味道。只要做到這幾點,我就覺得好吃。至於酸甜苦辣,油不油,口味重不重這是個人口味差異,並不會影響我的評價;份量多寡我也不在乎,除非是量少到誇張,我才會覺得不優,因為食物好吃最重要,難吃食物的不管份量多大,我是不會去吃的,相對的食物如果好吃,就算份量少,我還是會常去光顧。而味道道不道地和食物美不美味是兩回事,我並不會混為一談。
我曾經看過某個胖妹的部落格食記,看了幾篇食記,發現當她無法評斷食物是否好吃時,就會用份量少這個理由來扣一下食物的分數,而當她覺得食物不錯時,也會用份量少來挑剔一下,例如「這家店的味道很不錯,但是我覺得高麗菜的份量應該多一點...」。根據我的觀察,她的心態就是不管食物多好吃,一定得找幾個缺點來凸顯他的味覺很敏銳,他很有鑑別力,她和一般美食部落客不一樣,絕對不會一面倒的說店家的好話,就像3C編輯一樣,非得讓Pros and Cons清單上有內容不可。我是因為google麻油雞而來到這個胖妹部落格的,讀了她其中一篇麻油雞食記,有個評語是她覺得這應該叫做燒酒雞,而不是麻油雞,因為並沒有麻油味。我接連看了三篇麻油雞食記,奇妙的是她對這三家麻油雞的共通評語都是這應該叫做是燒酒雞,不是麻油雞。我很困惑,到底這是她的問題還是麻油雞店家的問題?
我已經注意裕民街夜市旁四維路上這間阿碧手工水餃一陣子了,當初第一印象是他很像景美夜市楊家水餃,攤車很像,賣的東西幾乎一樣:韭菜和高麗菜水餃、豬頭皮、貢丸湯,小菜的價格也一樣,就連用來裝水餃的奇異果紙箱都一樣。當時我心中第一個疑問是他是不是和楊家水餃有關係,是親戚或師兄弟嗎?路過幾次,終於帶著疑問我走了進去。進到店裡我先張望了一下佐料區,想尋找是否有楊家水餃著名的夠老的熟客才知道的「大辣」辣椒醬,結果沒有。
我點了豬肉高麗菜水餃,楊家水餃上桌時,水餃上的水比較多,阿碧的比較少,這差異應該是和水餃從滾水撈出來時,老闆有沒有刻意把水分瀝乾有關係。咬了一口,口感很像,高麗菜一樣是切片的,每片高麗菜大小都不一樣,所以吃起來會有爽脆的口感,不會覺得內餡整個糊在一起,蔬菜豬肉分不清彼此。大體說來,楊家的稍微好吃一點,但是相差很少。哪裡好吃我也說不上來,不知道是不是有大辣,讓楊家水餃稍微領先?吃了幾次後,有次吃完付帳時,順口我向老闆提起味道很像的楊家水餃,老闆一臉茫然的表示他並不知道這家店的存在,也不認識對方。或許他們是同一個師父,不同時期的師兄弟/妹吧,不然味道為什麼這麼相似?
比起我吃過的水餃,阿碧的高麗菜是切片的,所以和高麗菜切絲的水餃相比,口感爽脆有嚼勁,而且可以留住高麗菜的水分,咬下去時會覺得比較多汁,同時也吃得出豬肉味道。阿碧的水餃皮是屬於比較薄,我無法分辨是不是手工桿皮,口感和八方雲集等連鎖店的水餃皮有點相似,但是和傳統外省麵食館那種比較厚比較紮實的水餃皮不一樣,比起來我比較喜歡前者,而不喜歡厚皮。10多年前我曾經吃了幾家在台北縣市評價不錯的水餃,例如龍門客棧和新店高中旁眷村巷子內的水餃店,我都覺得普普(我當時還沒完全確定新店在地人的食物評價和台灣商業週刊對企業的評價是同等級的啊XD),皮厚有咬勁但是不香,內餡也沒味道,就是一團軟軟的混合物,吃不出肉和蔬菜的味道,也許這就是傳統外省家族道地的味道,但是對我來說,這樣的水餃並不好吃。
我剛開始吃阿碧時,只有在攤車後的的騎樓下擺了兩張桌子,當時的生意並不好,總會有零零落落但也不會間斷很久的客人,但離絡繹不絕還有一段距離,把後面的店面租下來後,生意有逐漸變好的趨勢,我覺得這樣的味道和價格(5元/顆)在裕民街夜市是排行榜前幾名,但就像我之前提過的,在裕民街夜市,人氣和味道是不相關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